LINC01140通过海绵吸附多种microRNA促进肺癌的进展和肿瘤免疫逃逸
长基因间非蛋白编码RNA 1140 (LINC01140)是一种长基因非编码RNA,在多种癌症中高表达; 然而,其在肺癌(LC)进展和免疫逃逸中的生物学功能尚不清楚。
APSB:沙门氏菌的鞭毛在肿瘤微环境中或能介导潜在的抗肿瘤免疫效应
2021年8月23日 讯 /生物谷BIOON/ --沙门氏菌介导的癌症疗法在实验动物模型研究中取得了显著的抗肿瘤效应,但其背后详细的分子机制研究人员并不清楚。近日,一篇发表在国际杂志Acta Pharmaceutica Sinica B上题为“Salmonella flagella confer anti-tumor immunological effect
Journal for ImmunoTherapy of Cancer:抗凝治疗可通过缓解缺氧促进肿瘤免疫微环境并增强免疫治疗疗效
有限的肿瘤灌注会导致药物输送受损、氧合不足并对肿瘤微环境(TME)产生不利影响,从而降低化疗、免疫治疗、放疗和纳米医学等的疗效,灌注受限最难以克服的后果是肿瘤缺氧。
Science:揭示肠道微生物组中的肠球菌增强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的抗肿瘤反应机制
在一项新的研究中,研究人员发现在肠道微生物组中肠球菌属的成员能够改善小鼠肿瘤模型对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的反应。
JCI:恩替诺特可显著提高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对膀胱癌的抗肿瘤反应
2021年8月23日讯/生物谷BIOON/---在一项针对小鼠的新研究中,来自美国北卡罗来纳大学教堂山分校的研究人员发现在一种称为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的免疫疗法中加入实验性药物恩替诺特(entinostat),可以大大促进癌症缓解。这种方法显示出如此的前景,以至于它已经在一项正在进行的临床试验中对晚期膀胱癌患者进行测试。相关研究结果于2021年8月16日在线发表
Journal for Immunotherapy of Cancer:揭示PI3K抑制剂调控肿瘤免疫机制
PI3Kα可在多种实体瘤中发生高频率基因扩增或激活性突变,是重要的肿瘤治疗靶标。CYH33是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等研发的全新结构PI3Kα高选择性高活性抑制剂,目前已完成Ia期临床试验。近期,上海药物所肿瘤研究中心及其合作者在对CYH33进行系列研究基础上,与中科院上海营养与健康研究所合作发现CYH33通过调控微环境发挥抗肿瘤作用,并进一步阐释P
Science子刊:双重靶向CLTA-4和CD47的双臂分子可特异性剔除肿瘤中的Treg细胞,有效促进抗肿瘤免疫反应
2021年8月14日讯/生物谷BIOON/---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美国德克萨斯大学西南医学中心、Aetio Biotherapy公司和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的研究人员发现一种双臂分子能够有效地剔除肿瘤内的癌症保护细胞(免疫抑制细胞),使免疫系统能够对抗肿瘤而不会变得过度活跃。这一发现可能会带来新型的癌症免疫疗法。相关研究结果发表在2021年8月4日的S
Journal for ImmunoTherapy of Cancer:新型表达增强杂交IgGA Fc PD-L1抑制剂的溶瘤腺病毒可激活多种免疫效应群体,从而增强体外、体内和患者来源的肿瘤类器官的肿瘤杀伤
研究者证明了交叉同种型Fc区使ICI能够在各种肿瘤细胞系中引发IgA和IgG同种型的效应机制,随后多种效应机制的激活进一步增强了肿瘤杀伤,并被证明优于PD-L1 IgG1抗体或Atezolizumab(目前已被FDA批准的ICI)。
Journal for ImmunoTherapy of Cancer:非小细胞肺癌中肿瘤突变负荷、PD-L1表达和免疫治疗结果的癌基因特异性差异
具有可靶向癌基因改变的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通常从免疫检查点阻断(ICB)中获益有限,这归因于低肿瘤突变负荷(TMB)和/或程序性死亡配体-1(PD-L1)水平。